繁体
日期:2013-11-04 08:58:39
15.三打高句丽
腊尽春回,转眼已是大业十年(公元614年)。
正月初二,大隋朝全体官民足足紧张了一整天。要知道,前两次征讨高句丽的敕书可都是在这天发布的。经过隋炀帝连续两年的折腾,人们都患上了严重的“正月初二恐惧症”,岂止民不聊生,官也不聊生。大家从日出扶桑一分一秒地捱到了晓星初上。夜幕降临,举国欢腾:好耶,今年不打高句丽了!
一月无事。
二月初三一大早,隋炀帝召集群臣开会,爱卿们呐,你们大家伙儿都说说,咱们这次该怎么征讨高句丽?
据路边社报道,好几个大臣听了这话,当时就晕过去了。群臣个个满腹怨言,马勒戈壁,你以为你是皮克斯啊,左一个总动员,右一个总动员。当然,怨恨归怨恨,谁也不会傻到说出来。
于是,这一次,百官超有默契地行使了集体沉默权。上朝时,有闭目养神的,有暂时性失聪的,有盯着宫女乱看的……就是不肯回皇上的话。
这种无声的抗议一直持续了十七天。
最后,隋炀帝急了,哎我这暴脾气,不同意是吧?朕告诉你们,反对无效。二十日,他不顾群臣反对,悍然下敕:全国总动员,分百路并进,三打高句丽。
然而,等到真正上路以后,隋炀帝才发现,反战情绪已经由民间扩散到军队当中。一路走来,士兵逃离部队的事儿天天都在发生,搞得军心大动,士气不振。
Loading...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】or【退出阅读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尝试更换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Edge浏览器】打开多多收藏!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、Wifi。
收藏网址:www.finalbooks.work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