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体
两晋的庄园社会在中国如白驹过隙,此后一千多年的小农意识支配下,人们从没有读懂过两晋文明。
国外有一个观点,认为中国古代是一个不变的社会。他们看到的是宋明清时代,农耕型社会已达到顶峰,社会可以一承不变。小农社会自给自足。失去推动‘科技’发展的‘欲,望’。而其实在小农经济建立之前,农耕社会经过了很长的发展期,这期间社会的变化是非常巨大的。
而在南北朝之前,有三本影响时代的农书,西汉的和北齐的。
西汉的还是讲小农生产,说明当时的庄园大规模管理式的生产还没有形成,最少是还不被重视,士族庄园主还不成气候。北齐的也是讲小农经济为主,证明北朝后期庄园生产模式在消退之中。
而东汉末的则是针对庄园农业的一本书。证明庄园农业在东汉已经占一定地位。讲在每个月中如何安排生产。其中讲到如何存储大量的粮食,在农闲月份开矿、修渠,这些都不是小农能完成的。
从东汉时起,冶铁大多由大庄园来完成,需求产生科技,冶炼技术高速发展。虽也反对商业,但是此书却教授一些商业方法。因为士族庄园主可以生产超过本身所需的粮食、蚕茧、美酒。这些东西如果不及时卖出去换成钱,将会坏掉。先教授财物的储存方法,再教授什么时机下卖出剩余财物才能获得最大收益。(总不能在麦熟季节卖麦子吧)
Loading...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】or【退出阅读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尝试更换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Edge浏览器】打开多多收藏!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、Wifi。
收藏网址:www.finalbooks.work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