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三十九章 思子心切 赴台未果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爷爷最后一次来吉林市我家,竟是为了要去台湾见大伯。

这大约是在琪琪读高中二年级的那年春天。准确地说,是那年端午节前一天。记得,当时我家住宅江对面龙潭山,已是一片葱绿。山上的野杏树,花开花落,并结出了圆鼓鼓的小杏。

爷爷这次来我家,事先并没告知我们,这并不希奇。

过去爷爷每次来吉林市,也从不打招呼。这同我上次去西南岔给爷爷过生日不打招呼不一样,爷爷并不是为了给我们惊喜。爷爷无论去谁家,向来就没有打招呼的习惯。先前是爷爷家没电话,不便打招呼。待有了电话,爷爷又说,事先说了,万一路上有啥事给耽搁了,还得让人惦念。上次爷爷去辽源老姑家,老姑夫上夜班,老姑去邻居家打麻将,家中无人,爷爷硬是在门口蹲了一宿。待老姑早晨回到家,发现爷爷蹲在门口睡着了,嘴里还叼着烟袋,口水都顺着烟袋咀流下来。老姑一个劲地埋怨爷爷:“您咋就不提前来个电话呢!”

这次爷爷来我家,令我们一家人惊异的是,居然是和一个日本人一起来的,而且是坐出租小轿车一起来的。这个日本人,我们并不陌生,就是爷爷早些年曾多次提起过的,当年随日本开拓团来中国东北,在西南岔住过的山本和秀子的小儿子,也就是小井村。不过,当年才七八岁的小井村,这时已经变成了六十来岁的小老头。算来,他和父母离开西南岔,几经磨难,被遣送回日本国,已经有五十多年了。五十多年来,那场被定性为日本侵略中国、中国进行抗日的战争,给中日两国人民造成的历史怨痕,虽然还没有被岁月磨平。但两个东方大国不仅建立了外交关系,中国东北的很多城市,都和日本的东京缔结为友好城市关系。各种民间友好团体更是名目繁多,仅吉林市,就有专门接待日本旅游团体的会馆六七家。井村就是随东京的一个日中什么友好代表团,一起来吉林市旅游的。井村来中国前,他那位已经八十多岁父亲老山本,刚去世不久。老三本生前得知井村要去中国的信息,躺在病床上还再三叮嘱井村,去中国一定要设法挤时间去西南岔,探望一下救命恩人爷爷。如果爷爷不在人世,就去爷爷的坟上烧些纸。只是井村的母亲老秀子心有余悸,当年他们一家三口被遣返途中,山本在青石镇遭毒打险些丧命的场面,还历历在目,她怕井村去西南岔途中,会再遇恶人,再遭不测。最后,还是井村极力说服,并列举了一大堆中日友好及中国人文明好客的事例,消除了老秀子的余悸。井村来中国东北吉林市后,尽管认为爷爷不大可能还活在世上,还是抱着试试的心理,跟团长请了两天假,并得到有关部门的许可,花高价打出租车,专程去了趟西南岔,找到了爷爷的老房子所在地,结果还真见到了爷爷。他和出租车司机在爷爷家住了一宿。第二天上午又由爷爷陪着,在他既熟悉又陌生,既给予友谊,又留有耻辱的西南岔,挨家挨户,村内村外地转了大半天。下午才恋恋不舍地告别送行的村民,和爷爷一起坐出租车回到吉林市。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】or【退出阅读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尝试更换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Edge浏览器】打开多多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、Wifi。

收藏网址:www.finalbooks.work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