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体
沈府二等丫鬟月例五钱,通房二两。黄莲这种有野心的通房,为了拢住男人,穿衣打扮,月例哪有的攒。收买秦婆子的钱,是管家里人借的。所以,黄莲一家,父母哥哥嫂嫂一对侄儿都撵出了侯府。
太夫人精神短,没有人嚼舌头。赵氏把通房的处li回禀了夫人丁氏,在礼法上,赵氏处置的是丁氏的孙子,丁氏也没有意见。丁氏当年,本来把府里的庶子都养到自己身边,二爷沈葛长到九岁死得猝然,在侯爷那里落了埋怨。丁氏看自己唯一的儿子沈葳已经长成,暂露头角,余下的庶子丝毫不能威胁儿子的地位,就让姨娘各养各儿子。这些年来丁氏不会苛待了庶子的用度,也不大管他们。从赵氏进门管家后,几乎什么都不管了,两个媳妇何氏,龚氏,也让她们五日一请安。
何氏带了中秋节娘家从成都府捎来的特产来看赵氏,话里话外都是感谢的意思,赵氏也客气,命采迎收了东西,当下也不回礼。
孔嬷嬷把赵氏的话和对黄莲一家的处置都传了出去,府里的下人们都警醒了,闲话,贪嘴,吃酒的事都少了;府外的领差办事也少了嚣张。毕竟,黄莲一家是三代的家生子了,赵氏说全撵了就撵了,府上别的主子们也不求情,自己将来犯在赵氏手里,还不是一个下场。
赵氏听孔嬷嬷说府里的情形,也放心了。黄莲一家,也算起了杀鸡禁猴的作用了。皇上亲征,有两个多月没有传来新的军报,朝野内外,人心惶惶,私下里都传开皇上被围被俘,更有甚者暗中鼓动留守的权贵亲眷,拟定新君人选。赵氏的祖父是太祖的侄儿,因战功晋封为开阳郡王,仁宗追封亲王。赵氏在孩提,父母皆亡,祖父怜其幼,抱到膝下抚养,平时最爱听祖父讲古,知道每朝皇位更替,都是暗流涌动,一朝站错,断送前程,人头落地,抄家灭族的都大有人在。这种时候,武定侯府不想参合从龙之功,就怕遭了别人的暗算,全府上下的主子仆人都要打气十二分的警醒,出不得半点差错。
Loading...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】or【退出阅读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尝试更换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Edge浏览器】打开多多收藏!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、Wifi。
收藏网址:www.finalbooks.work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