项羽军事思想“勇战派”代表人物,楚国贵族,秦末起义军领袖。出生于公元前232年。项羽的武勇古今无双(古人对其有“羽之神勇,千古无二”的评价),他是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武将。一身经七十余战,未尝败北,遂称霸天下。公元前202年项羽在垓下被刘邦.韩信.彭越.英布合力打败。自刎乌江,年仅30岁.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率领5万楚军同秦将章邯王离决战,击败秦军20万,使秦军遭受巨创,并迫使另20万秦军不久投降。经此一战,秦朝名存实亡。彭城之战是中国大规模独立运用骑兵歼灭步兵的典范。项羽以3万骑兵击败刘邦聚集的56万诸侯联军。项羽在战术的选择上直接攻击刘邦指挥中枢,造成刘邦联军指挥系统瘫痪!这样联军就无法组织有效的反抗,然后项羽死死咬住刘邦的主力进行攻击,不给刘邦喘气的机会。而且利用驱赶的方法把他们逼到河流边上,使他们因为拥挤掉进河中淹死或自相残杀!巨鹿之战.彭城之战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。项羽在中国骑兵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!第一次大规模独立运用骑兵,把骑兵当成主力并用于冲锋作战。显然战果是辉煌的,给中国骑兵大大写下一笔。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公元前202年项羽和刘邦订立了鸿沟和约后,立即率军东归。刘邦乘楚军兵疲粮尽,毁约追击楚军。并约韩信、彭越南下会师,合力击楚。由于韩信、彭越均未赶来,刘邦的汉军被楚军击败。但项羽未能乘胜扩大战果,进一步围歼汉军,而与之对峙于固陵,这样就使刘邦得以喘息待援。为使韩信、彭越安心助汉击楚,打败项羽,刘邦采纳张良的建议,封彭越为梁王,明确并加封了2人的封地。韩信、彭越2人果然率部前来会师。十月下旬,韩信引兵进占彭城,同时攻下楚地许多地区。被刘邦封为淮南王的英布也遣将进入九江地区,诱降了守将、楚大司马周殷,随后合军北上进攻城父刘邦也由固陵东进,形势对楚极为不利,项羽被迫向东南撤退。十一月,项羽退至垓下,筑垒安营,整顿部队,恢复军力,此时楚军尚有约10万人。十二月,刘邦、韩信、彭越、英布4路大军会师垓下。韩信军30万,分3路首先与楚军交战,韩信居中路,进攻失利,向后退却,同时命左右两翼投入战斗,楚军受挫,韩信军又返身冲杀,3路合击,楚军大败,项羽被迫入壁而守。韩信遂指挥各路大军将楚军重重包围,楚军屡战不胜,但汉军一时也难以彻底打败楚军。为了尽快取胜,张良用计,让汉军夜夜高唱楚歌,瓦解楚兵斗志。四面楚歌让楚军一夜四散,项羽眼见大势已去,便乘夜率领800精锐骑兵突围南逃。天明以后,汉军得知项羽突围,乃遣骑兵追击。项羽渡过淮水后,仅剩百余骑相随,行至阴陵因迷路耽搁了时间(《史记》中交代因田父欺骗),被汉军追及,项羽突至东城(今安徽定远东南),手下仅剩28骑。项羽指挥这28骑,将汉军骑兵杀得人仰马翻,再次杀开一条血路,向南疾走,至乌江边。这时乌江亭长劝项羽赶快渡江,以图东山再起、报仇雪恨,可是项羽却笑着说:“天之亡我,我何渡为!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,今无一人还,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,我何面目见之!纵彼不言,籍独不愧于心乎!”于是拔剑自刎而死。垓下之战实力分析:一、西楚国位于长江以北的全部土地均已失陷,十万楚军成为绝对的孤军。二、楚军缺粮已经几个月,士兵饥饿,军队根本没有半点补。三、汉军联兵约七十万,且精力饱满、粮食充足、士气旺盛,而项羽孤军十万,连续久战疲惫,决战之时已是十二月的大冬天,而楚军刚从广武前线上撤下来,未经补给,多为穿着夏秋季的装备,寒冷饥饿,士气溃散。四、汉军分五路有秩序推进,先占楚土,再行合围,步步为营,包围圈完善,楚军难以发动突然性的反攻。五,楚军离江东五郡距离遥远,即使冲破包围圈,也很难在汉军的追击下及时回到己方领土,可以说是“突围无效”。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Loading...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】or【退出阅读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尝试更换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Edge浏览器】打开多多收藏!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、Wifi。
收藏网址:www.finalbooks.work
(>人<;)